
- 价格透明
- 信息保密
- 进度掌控
- 售后无忧
6月14日,来自重庆市工商局消息,重庆宇佳盛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在淘宝网上虚注册500多家网店,并倒卖给福建莆田等地经营者。由于从事刷单炒信和虚认证,该公司日前被重庆市工商局南岸分局查处。
据悉,短短半年时间,重庆宇佳盛信息咨询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重庆宇佳盛公司)招聘数百名人员,在淘宝网上注册500多家网店,然后以80-200元的价格,转手倒卖给福建莆田等地经营者。由于从事刷单炒信和虚认证,违《网络交易管理办法》等法律法规,宇佳盛公司日前被重庆市工商局南岸区分局查处,并向其发出行政指导告诫书。据悉,这是全国工商系统查处网络交易平台虚认证第一案。
重庆市工商局介绍,“虚认证”就是互联网世界里的“冒名顶替”,不法份子利用批量注册产生的垃圾账号,利用非本人的身份信息给这些账号披上看似实名的,而在背后实际掌控这些账号的人却不是认证资料载明的主人。目前,虚认证已经形成规模庞大、分工严密、组织成熟的灰产业链。
虚网店倒卖到福建 消费者付款却收不到货
经,今年1月,重庆宇佳盛公司共注册了多家网店,其中一些部分转手倒卖给福建莆田等地的经销商。这些经销商涉嫌利用这些网店销售高服装、鞋帽等商品,有的还从事诈骗等违法罪活动,对互联网交易生态构成严重危害。例如:有人利用购买的店铺销售商品,收到消费者的订购货款后却不发货,携款消失,消费者投诉无门;又如:消费者在这类店铺买到货,由于找不到真实的店主,售后服务得不到保障,消费者维权困难。对监管部门来讲,由于无法核实店铺真实经营者信息,即使行政管理部门查封了该店铺,但也无法制止其继续从事此类违法行为。
通过工商部门经济户口显示,重庆宇佳盛公司成立于2013年11月14日,经营范围为商务信息咨询,企业营销,软件技术推广及服务等。法人牟某供述,之前他将注册的淘宝店铺,卖给了一个福建商人,感觉这种方式赚钱快,认为也不多大个事,于是定主意专门注册淘宝店,再转手倒卖。
招聘大做 注册网店一个“售价”80元
为了找人来注册淘宝店,重庆宇佳盛公司在学校、社区和网络上发布大量广告:他们的工作是在网上注册一些账号,对方只需带上、,手机能够正常和拍照,工作一天就可完成,可获收入40——130元不等。
重庆宇佳盛公司给这些人员(多为大)每人提供一个邮箱(都是用专门软件注册的垃圾邮箱),指导他们用自己的真实身份和银行账户注册网上店铺,可获40元报酬,如果通过了后续认证,还可获得更多报酬。 据,人员只负责注册和认证,不清楚店铺去向,更不知道这些用自己身份信息注册的网店,后到底做什么用。
牟某透露,他也不知道这些网店的终用途。福建莆田有个商人蒋某,以每个80元的价格,从他手上买走了100多个网店。
虚注册网店超过500个 被工商查处
4月20日,南岸区工商分局、南岸区公安分局联合对重庆宇佳盛信公司进行突查,发现办公室有10余台电脑,数名工作人员,及大量公民身份信息,包括姓名、年龄、号、手机号、支付宝号、QQ号等,初步掌握该公司从事虚认证的同时,还组织刷单炒信人员从事“虚构交易”行为。工商执法人员将该公司主要涉案人员带回询问,同时对涉案文件、账本、电脑等关键材料进行了扣押。通过嫌疑人笔录和现场各种,确认其中7个存在刷单炒信行为,南岸区工商分局对宇佳盛公司刷单炒信的违法行为进行了行政处罚。
与此同时,根据对公司电脑硬盘数据进行挖掘,对其经营数据进行回流分析,发现重庆宇佳盛公司虚认证、倒卖账号超过500个,其中两个账号还有涉嫌诈骗案件,目前仍在办中。
重庆宇佳盛公司的经营行为包含虚认证、刷单炒信、店铺买卖等灰产业,不仅超出了正常的经营范围,同时严重损害了互联网经营的公平竞争环境、侵了消费者的知权、侵蚀了互联网诚信体系的基石,为下游互联网违法罪滋生了温床。
南岸区工商分局相关负责人说,工商部门在监管中早已发现此类网络店铺虚认证的行为。虚认证对工商监管造成了巨大障碍,工商部门难以核实真实经营者的身份,难以查找到真实的违法嫌疑人。虚认证为网络制售、网络欺诈等系列违法行为提供了便利条件,逃避了监管部门的监管。而“虚认证”之所以有广泛的市场,其根本原因就是因为现有法律法规没有制网店办理工商登记,造成网店实名制无法落到实处。
鉴于这种况,南岸区工商分局于近日向重庆宇佳盛公司发出《行政指导告诫书》,告诫其即时纠正上述行为。
市工商局表示,公民身份信息的规范、合法应用,保障了互联网账号与其所有者、使用者的统一,是电子商务有序发展的基石,更是整个互联网生态健康成长的必然要求。而通过“虚认证”,不法份子可同时以数以万计的不同“身份”出现在各大互联网平台,无论是阿里巴巴等电商平台,还是腾讯、新浪等社交软件、游戏平台,甚至是近年来火热的车平台等,相关虚账号都有人在网上专门注册并倒卖,由于“虚认证”产业链的日益壮大,也直接推动了手机卡、公民身份信息的非法倒卖。
据, 不法分子大肆买卖、、网盾、手机卡、开户信息等相关资料,收购、销售、使用“一条龙”。据了解,目前已经形成规模庞大、分工严密、组织成熟的灰产业链,直接破坏着互联网生态正常运行秩序,更直接为欺诈、盗号、售等下游违法行为提供必要的罪条件。
近年来国内各大电商平台针对自身业务点和安全需求都在积开展以“实名制”体系为基础的网络身份管理工作。但 “虚认证”正是瞄准了“实名制”的七寸,使账号认证信息“实名”,但使用者却另有其人,这对我国的互联网信用体系建设提供了更高的要求。仅仅“实名”或许已经无法保障安全。
国内某大型电商平台表示,对于以虚注册、虚认证为代表的互联网灰产业链,一直保持“零容忍”的态度,该平台将积配合各地执法部门,主动提供“虚认证”团伙线索,协助执法部门进行严厉击。
律师观点:
个人信息泄露严重会承担法律责任
重庆静昇律师事务所律师单任表示:对于虚认证的行为,由于立法滞后导致行政机关监管的困局,要解决这一难题,须通过立法建立网络经营的准入制度并在此基础上完善监管体制,从而做到“有法可依”是非常必要的。另一个方面,对于提供个人信息用于虚认证的个人,其个人信息安全将面临很大的风险,目前倒卖和滥用个人信息的问题非常突出,一些关键信息的泄露甚至会导致其个人征信记录受到影响,严重的可能还会承担法律责任。